平常我們在看單品咖啡的時候,經常會看到長長的名字裡,夾帶一兩個縮寫,例如 PB, AA, G1 等,它們所代表的,其實是產國給予咖啡豆的等級。
在這個地球上,並沒有一個世界通用的咖啡豆分級系統
分級的目的,在於提供交易時的大致基準。必須注意的是,這個地球上,並沒有一個世界通用的咖啡豆分級系統 ( 畫底線 )。分級的名稱與依據,實際上是由各產國自行決定。有幾點是我們在討論分級制度時,必須特別注意的:
分級的標準,每個國家都不一樣
有些國家的分級制度名稱雷同,但實際定義卻又不太相同
難以進行跨國的比較,因為制度不一樣,每個國家的特色也都不同
分級只是參考,並不是影響風味的唯一或最關鍵因素
分級的依據有哪些
常見用來劃分咖啡豆等級的依據,包括豆子本身體積的大小,豆子的形狀、顏色或硬度,瑕疵缺損的比率,海拔高度,出產地區,品種,處理法,喝起來的感覺與品質,等等。
請不要被這些分級制度框限住,反而忘了最重要的,是想要喝到好喝的咖啡這件事
其中一個行之有年,大部分產區都有採用的準則,是豆子本身體積的大小。沒錯,就是以顆粒的大小,做為分級的依據。長得比較大的,就比較贏。背後的想法是基於咖啡在越高海拔的地方,就會長得越好。氣溫比較低,果實要花更多時間才能成熟,豆子會越大顆,質地比較堅硬,風味表現也會更好。飯吃得比較多,當然就會比較胖啦。
豆子的顆粒大小,和它的風味表現,確實可能會有某種程度的關係。但就像國高中生物課本裡寫的一樣,凡是在自然界裡的事情,並沒有一個絕對。分級制度只是咖啡眾多環節裡的其中一個。所以,請不要被這些分級制度框限住,反而忘了最重要的,是想要喝到好喝的咖啡這件事噢。
事先把不同的豆粒大小區分好,其實也有一個很棒的好處 ( 重要 )。那就是方便烘豆啦。如果大小相差太大,烘焙時,很容易受熱不均勻,這樣就沒辦法把好喝的那一杯,呈現在你我的面前了。
篩選的規格
通常是以孔洞大小不同的金屬篩網,去進行篩選的工作 ( Screening )。基本單位是 1/64 英吋,稱為「目」,用來篩選咖啡豆的網子介於 8 - 20 目,也就是 8/64 - 20/64 英吋 ( 約等於 3 - 8 公厘 ),數字越小,孔就越大。通常低於 14 目的,就沒有成為精品的機會了。篩選的過程中,當然會有漏網之魚,誤差容許值,則視其採用的標準而定。
以下就來說明幾個重要的產國分級制度。因為太複雜了,所以請確定在看到分級的名稱時,也要注意一下產國是哪裡,避免張冠李戴囉。
附註:一般常看到的 AA+, AA++, AA Top, AB+,是貿易商自己的分級,不在肯亞的官方制度裡面。不同貿易商會有不同的界定,所以就參考一下噢。
衣索比亞分級制度裡,以 G 開頭,共分 5 + 1 級的分類系統最常見 ( Z 是近年剛出現的新級數 ),數字越小越好,主要看的是瑕疵率,以「每 300 公克生豆,所能允許的瑕疵豆數量」為基準,列出如下:
衣索比亞約在 1970 年代引進水洗處理,當時,水洗被視為較高級的方法,因為比較容易得到整齊的品質。因此,早年只有水洗排得進 G1 - G3,日曬則在 G4 - G5。不過,近年來,市場上湧現的日曬復興浪潮,讓排得進前三等級的日曬豆,也開始出現,並成為常態。
哥倫比亞以豆粒大小做為區分的標準,Excelso, Supremo 都算是大顆的豆子,但後者比前者更大一點。哥倫比亞通常被拿來舉例:相較於豆粒大小,如果可以知道產區來源的話,對了解品質會比較有幫助。
由高到低,分別是 Stictly Soft, Soft, Softish, Hard, Riada, Rio, Rio Zona,Hard 開始,包含更低的等級,算是商業豆。
巴西是世界上咖啡產量數一數二的國家,從廉價的即溶咖啡,到精品等級的莊園豆都有。受制於自然環境,巴西的咖啡生長高度較鄰國來得低,大約只有海拔 600 - 1200 公尺,因此發展出自己的等級排序。名稱裡的 Soft,不是指豆子軟硬,而是指風味有溫和、柔順的表現。
大多數的中南美洲國家,都以生長的海拔作為基準,SHG > HG,SHG 和 SHB 意思相同,依此類推。實際上所指的生長高度,各國卻都不太相同。例如在厄瓜多,SHG 是 1300 公尺以上,HG 是1220 - 1300 公尺;宏都拉斯的 SHG 則是 1200 公尺以上,HG 1000 - 1200公尺。
因為太重要了,所以要再說一次:咖啡好喝最重要,分級制度不是唯一影響風味的因素,它的好處,主要是可以讓豆子在烘焙時受熱更均勻。